紡織面料由于加工工藝或著色手法的不同,就會導致其在外觀顏色上出現色差的情況,為了有效的管控紡織面料顏色的一致性,提升產品的外觀顏色質量,就可以使用色差儀來進行管控。本文簡單的介紹了紡織面料產生色差的原因及色差管控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紡織面料表面產生色差的原因
1、染料在織物上固著程度不同:盡管染料在織物上先期分布是均勻的,但在固著過程中.如條件控制不當(如溫度、時間、染化料濃度等),使織物上某些部位的染料沒有得到充分固色,在后處理皂洗時即被去除.從而產生色差。例如,分散染料熱溶溫度兩邊或前后不一致、還原染料部分還原或氧化不充分、活性染料汽蒸條件不良等都會造成織物的前后或左右有色差。
2、染料在織物上先期分布不均勻:染料在固著之前,如果在織物各部位上分布不勻,固色后必然形成色差。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
(1)織物因素:由于纖維性能不同或前處理退、煮、漂、絲不夠勻透,使染前半制品滲透性不勻而引起對染料吸收程度的差異。
(2)吸液因素;由于機械結構上的原因或操作不當,使織物各部位的帶液率不一致,因而造成色差。軋輥壓力不勻、加入染化料不勻等都會使織物吸收染料不勻。
(3)預烘因素:在浸軋染液后預烘時,由于烘燥的速率和程度不一致,引起染料發生不同程度的泳移,使染料在織物上分布不勻。
3、染料色光發生變異:這種差異不是由于織物上染料分布不均勻造成的.而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織物上的部分染料的色光發生變化,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1)染前因素:半制品的白度不勻或pH值有較大差異,在染色后往往造成色光差異。
(2)染色因素:例如分散染料熱溶溫過高,使某些染料的色光變得萎暗;還原染料的過度還原,也會使色光有差異。
(3)染后因素:在后整理過程中.如樹脂整理、高溫拉幅以及織物上PH值的不同等,都會引起染料色光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4)皂洗:如皂洗不充分,會使發色不充足.色光不準。
色差儀管控紡織面料表面顏色品質
為了管控紡織面料外觀顏色品質,就需要在產品加工各個環節進行色差檢測。傳統的紡織面料原材料、涂漆色差的檢測方式主要是依靠人眼目視觀察,由于人眼主觀判斷很容易產生偏差,并且目視測色觀察條件的變化也會影響到紡織面料顏色檢測結果。為了分辨紡織面料生產過程中細微的顏色差異,就可以使用儀器進行測定,常用的儀器就是色差儀。
色差儀是一種可以用來檢測紡織面料、塑料、石材、油墨等材料表面顏色差異程度的工具,它通過模擬人眼看色的過程,根據色度學原理與CIE標準色度系統,將待測紡織面料樣品與標準紡織面料顏色卡直接的色差用數值的方式表示出來,其中“L”代表物體的明亮度、“a”代表物體的紅綠色、“b”代表物體的黃藍色,用戶通過△L、△a、△b、△E就可以準確的評定紡織面料的偏色情況以及總色差范圍。具體的測量步驟如下:
1.接通電源,打開儀器。
2.連接上設備后,點擊校準設備,進行儀器校準。
3.切換到色差對比界面,分別對樣以及試樣進行測量,儀器會自動顯示出二者的色差情況,并根據事先設定的容差范圍,判定木質紡織面料的顏色品質。
4.采用同樣方式,重復上述步驟,測試不同部位的色差。